利润持续负增长,直到9月才因国家稳增长政策显效而转正。因此,当前强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特点,就是工业运行减速的幅度较整体经济还要大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%被认为是保证经济增长8%的充分条件。然而早在9月初,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把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速从年初的11%下调1个百分点到10%。从已经公布的前10个数据来看,最低的8月份只同比增长了8.9%。
“2012年前三季度,中国工业经济整体上处于下行趋势,而且增速下滑的幅度超出了预期。造成工业经济下滑的原因,既有供给层面,也有需求层面。其中,供给层面主要体现为潜在产出增长率的下降。需求层面主要体现为产出缺口为负,而且偏离程度很高。”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说。从数据上看,9月份开始工业生产有所回暖,但是在企业层面生存状况仍然较为困难,尤其是中小企业。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罗仲伟对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表示,从他最近走访的多家企业情况看,中小企业主认为当前经营情况确实已经到了低谷,但是何时能够反转还看不清楚,他们对明年形势并不乐观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规划所朱金周博士表示,我国金融体系脱离服务实业的本位、社会资本虚拟程度不断高涨、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偏低、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实体企业面临生存困境等问题,正不断持续侵蚀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基础,进而导致我国实体经济“空心化”的风险日益加大。
据朱金周分析,制约实体经济发展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很多,既有顶层设计不到位因素,又有市场因素,也有企业自身